2024-2025基层减负文选汇编(45篇)
目录
15. 减负“瘦身”更需赋能“强身”
28. 明权责为基层减负
29. 基层“减”负要“见”到关键处
30. 用好“加减乘除” 算好基层减负账
31. 基层减负贵在“实”重在“真”
32. 以“关键三招”勇破“形式主义”
33. 落实基层减负 让干部“轻装上阵”
35. “实”处发力做好基层减负“除”法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统筹为基层减负和赋能,切实把基层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束缚中解脱出来。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是各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的神经末梢,要聚焦破难点、重实绩、谋长效,统筹推进减负与赋能,推动基层减负见实效。
精准破题解困,以靶向施策破除形式主义顽疾。形式主义犹如“拦路虎”,横亘在基层工作的前行道路上,耗费着基层干部的时间与精力,削弱着工作效能,若不及时破除,将严重阻碍基层治理效能的提升。因此,精准破题解困是基层减负的当务之急,必须拿出靶向施策的硬举措。一方面,要聚焦“文山会海”这一突出痛点,建立文件、会议刚性管控机制,严格按照“能减则减、能并则并”的原则把控数量,同时明确文件篇幅标准,杜绝“穿靴戴帽”“空话套话”,倡导开门见山、直奔问题的务实文风;会议安排上,推行“无会周”“无会日”制度,能通过线上部署的不召开线下会议,能合并召开的不单独召开,严格控制参会人员范围与会议时长。另一方面,要坚决整治过度留痕这一“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明确痕迹管理的适用范围与标准,杜绝“事事要留痕、处处要拍照”的不合理要求。同时,全面清理规范各类督查检查考核,建立“一张清单管考核”机制,整合多头检查任务,避免重复督查、交叉考核,切实为基层干部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