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教研咨宣育一体化改革赋能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5-08-18
浏览次数:13

在全县教研咨宣育一体化改革赋能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召开全县教研咨宣育一体化改革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深化教育改革的决策部署,聚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本任务,系统谋划我县教研、咨询、宣传、育人全链条协同发展路径,以改革破题、以创新驱动,全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刚才,基础教育股通报了上半年教研工作调研情况,**镇中心学校、**中学作了经验交流,**完小、**职校作了表态发言,讲得很实在、很有启发。下面,结合近期深入学校调研、与教师座谈的情况,我讲三点意见。

一、以“破局思维”看清改革成效,坚定深化一体化改革的信心决心

近年来,全县教育系统紧扣“质量立教、改革兴教、特色强教”主线,在教研机制创新、咨询服务提质、宣传教育融合、育人模式探索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一体化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这里,我用三个“可圈可点”来总结。第一,“研教融合”从“形联”走向“神合”,课堂改革有了新突破。过去,教研与教学常被戏称为“两张皮”——教研员下校指导多停留在听评课层面,教师参与教研多是“完成任务”,研究成果难以转化为课堂实效。去年以来,我们创新推行“教研员蹲点包校”制度,12名专职教研员每人联系2-3所学校,全年驻校时间不少于60天,从课程设计、作业优化到评价改革全程参与。比如,**中学在教研员指导下开展“大单元教学设计”试点,数学组将原本分散的“函数”“几何”知识点整合为“生活中的测量”主题,学生课堂参与度从65%提升至92%,期末测评优秀率提高18个百分点;**小学建立“教研日志”制度,要求教师每天记录课堂困惑,每周开展“微教研”研讨解决方案,仅半年就形成《低年级课堂注意力培养策略》《分层作业设计案例集》等12项校本成果。这些变化让我们看到:当教研真正“沉下去”,教学就能“活起来”。


试读结束,请点击右下角登录后
开通VIP查看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