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已成为检验党员干部党性修养、能力水平和担当精神的重要标尺。与此同时,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也被列为推进作风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二者虽分属理念与实践两个维度,却根在一处、症在一体,既是衡量政治立场的经验交流,也是检验实干担当的落脚点。
现实中,一些看似繁荣的政绩背后,实则难掩空转的形式;一些原本为民谋利的好机制,却被庸俗化为考核的“指标秀”。追亮点、造台账、拼数据,不仅耗散了基层的宝贵时间,也扭曲了政绩的价值坐标,严重消解了党员干部的公信力、执行力与创造力。事实一再表明,形式主义的病根,往往不在基层,而在于“上热下冷”的指挥逻辑、不当政绩观的导向误差。
此次专题学习研讨,正当其时、意义重大。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深入检视政绩观偏差背后的成因,从源头上校准“为什么干”“为谁而干”“干得如何”的思想坐标,推动减负工作真正从文件上落到心坎上,从声势上转到实效上。下面,结合学习体会和工作实践,谈几点思考,作为交流,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