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这场谈话会,既是我们党"传帮带"传统的延续,更是组织在改革深水区为各位系上的"第一粒风纪扣"。在座各位都是经过组织培养、实践考验的骨干力量,从今天起,你们将肩负更重的担子、面临更复杂的考验。作为纪委书记,我想用三组关键词与大家共勉——“政治三力”“责任三度”“修身三境”,愿这些思考成为护航大家履职的"北斗星"。
一、读懂“国之大者”的深层逻辑:国企廉政的三重坐标
(一)政治坐标:把准国企姓党的“定盘星”
某能源集团原物资公司总经理王某的案例值得深思:这位曾获“省五一劳动奖章”的干部,在负责进口设备采购时,被境外供应商以“技术交流”为名拉拢腐蚀,最终因泄露商业机密造成国有资产流失2.3亿元。这个教训警示我们:国企的每个岗位都是政治阵地。要始终牢记“国企领导人员是党在经济领域的执政骨干”,把“两个维护”转化为抵制“围猎”的定力、防范风险的魄力、推动改革的担当。
(二)经济坐标:筑牢改革攻坚的“防火墙”
当前国企改革已进入“制度创新深水区”,2024年国资委通报的典型案例显示,工程建设领域“影子股东”问题、金融领域“抽屉协议”等新型腐败占比达47%。这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三道防线”:在业务前端嵌入廉洁评估模块,对超过500万元的项目实行“廉洁体检”;在中台建立供应商“黑名单”动态管理系统;在后台完善大数据预警平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